新闻导航
新闻详情
周口市总工会关于河南省五一劳动奖推荐对象的公示
来源:本站 作者:市总劳动保护和经济工作部 发布:2025/8/11 修改:2025/8/13
隶属:工会动态 点击:598
周口市总工会关于河南省五一劳动奖推荐对象的公示
按照《关于做好河南省群团工作领域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民主推荐、所在单位公示、实地考察、征求意见、集体研究、省级初审等程序,现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推荐对象名单予以公示(公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如有不同意见,请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实名反映。
一、河南省五一劳动奖先进集体(3个)
1.国家税务总局周口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周口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创新纳税服务举措,促进征收工作提质增效。发挥多部门数据联动,统筹开展与公安、民政等部门间的数据协作,与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数据推送和接收,实现了缴税、办证一次叫号、一窗办理、存量房和增量房契税申报即时办结。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中心城区设置5个便民征收服务点,满足群众就近办事需求;扎实推进税费缴纳“一窗通办”和“网上办”,有效提升纳税人体验感、获得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根据上级“问题楼盘”处置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契税缴纳,截至目前办理1356户,征收税款456万元,为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2.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坚持育种创新,先后培育国家和省级审定小麦新品种33个,其中国审品种21个,形成“周麦”品牌,累计推广8亿亩,新增社会效益400亿元。自主培育的骨干种质周8425B,衍生出839个国审和省审品种和871个新品系,累计推广8.65亿亩,新增效益692.35亿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报国家奖。“十四五”以来,小麦研究所成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培训100余场次,服务农户、种粮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3600多人次,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和科技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3.河南明正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积极建设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累计解决就业岗位600多个,其中安排贫困人员和农民工452人。公司创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20多户养殖大户、20多个养殖场共同发展。2024年8月,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占地80亩的河南明正清真牛羊肉食品全产业链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个,年产能达3万吨,年产值10亿元,年税收贡献3000万元,有效促进当地养殖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公司热心公益,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近60万元,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关爱老人、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101项注册商标和4项专利,2024年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华老字号”等荣誉称号。
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先进个人(15人)
1.马羽,男,汉族,199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变电二次运检一班班长。该同志立足电力工作岗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事业。作为继电保护专业技术骨干,带领班组出色完成周口地区111座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检修、改造任务;编制9项技术规程规范,高质量完成220kV仙源变等70余项重点工程验收投运;累计排查治理设备隐患120余处,整改闭环率达100%;近三年累计发现并处置严重及危急缺陷400余项,危急缺陷处置及时率始终保持100%;牵头成立技术帮扶小组,为县公司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作为班组长,取得国家专利6项、发表论文3篇,培养高级工8名、技师3人,带领班组荣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一星级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2.王彬彬,女,汉族,1977年2月出生,民盟盟员,大学本科学历,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工会主席。该同志深耕妇幼健康事业26年,牵头组建市级妇幼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推行高危孕产妇“五色预警”机制,抢救成功率99.8%,年挽救高危孕产妇600余例;主导出生缺陷防控,新生儿缺陷率从12.7‰降至7.2‰,惠及家庭1.5万余户。创建遗传医学等6个亚专科,主编《实用妇产科与儿科常见疾病诊治》规范12项技术,覆盖178家乡镇卫生院。推行“青苗-骨干-领军”培养计划,孵化市级技术能手38名,输送基层人才187人;推进孕产全周期服务平台,患者候诊时间缩短75%,满意度98.9%,开展“妇幼健康村村行”,免费筛查3.6万人次,个人先后荣获全省妇幼健康先进个人、全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
3.王锦锦,女,汉族,1991年9月出生,群众,中专中技,商水县金万佳物流有限公司快递员。该同志是河南省总工会十六大代表,她创造了“零投诉”的传奇,全年10.8万件包裹经她之手送达,月均99.2%的准时率背后,是她每天清晨5点规划的动态路线图——避开早高峰小区限行时段,利用商户晨会间隙集中派送,连电动三轮车充电都精准卡在午间1小时低谷期,由此创下单日300件的区域峰值,比同行平均效率高出25%。作为区域“活地图”和同事“定心丸”,她常分享经验以提升团队效率,多年保持“零延误、零错件、零投诉”的记录。她独创了“细节性”服务,细心留意客户需求,为独居老人孕妇等建立“特殊需求档案”,提供代拆包装、垃圾回收等延伸性服务。
4.刘天中,男 ,汉族,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该同志深耕郸城一高这方沃土20多年,一直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连年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是郸城一高卓越育人团队中的一员。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文明班集体,所教学生中有96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另有一大批学子被复旦、上交、人大等国内名校录取;所撰写的论文20余次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小学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所辅导引领的50余名教师均已成为业务骨干;所辅导的学生30余人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个人也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业绩,先后受到省、市、县、校近百次表彰。
5.李万锋,男 ,汉族,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鹿邑县后双畜牧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同志立足乡村资源禀赋,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累计投资超10亿元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创新推行“一户一牛”联农带农机制,带动42户农户,实现每户年保底增收2000元。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循环产业链。投资2.6亿元建设年屠宰3万头的肉牛加工厂,构建“种植-养殖-加工”全产业链闭环,形成“三区三园三基地”产业布局,惠及300余名村民。他重视经营成果转化,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累计捐资超千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三堂三馆三中心”,实现路硬化率、污水管网覆盖率、路灯亮化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四个100%。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的“产业联农”模式被纳入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带动发展种养合作社14家、加工企业7家,形成“企业+基地+农户”利益共同体,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行政村党支部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评为“五星”党支部称号。
6.李程,男,汉族,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国电投周口燃气热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热控技术管理员。该同志从事燃气发电厂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11年以来,带领团队消除各类缺陷1300余条,排查整治设备安全隐患103项。主导的提高汽包水位测量准确性和解决汽轮机轴封温度控制无法投入自动两项成果获得河南省质量协会优秀成果奖;组织实施燃气轮机安全吹扫系统研究、闭冷水泵节能改造等10余项设备技术改造,每年节省厂用电达18万度,设备维护费用降低100余万元;创新开展燃机进口控制系统与国产控制系统一体化工作,成为国内首家完成的企业;合作完成进口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控制策略解析,培训燃机运维人员100余人次。
7.杨凡,男,汉族,198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主管。该同志主导建立了河南联塑质量保证体系,其负责的“精益管理”项目获得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并以该项目为主题对接承办了2019年“周口市质量开放日”,同时积极推动质量检测中心通过了CNAS认可,助推质量检测引入LIMS系统,推进PE燃气管生产全链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应用。该同志坚持质量管理五不放过原则,参与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后获得河南省以及全国多项优秀成果奖。他积极参与河南联塑产品研发、验证,结合其岗位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取得了中级工程师职称,被河南联塑聘请为“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职业评审专家,先后获得“淮阳县劳动模范”、周口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8.杨振江,男,汉族,1978年3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工程部高级工程师。该同志扎根金丝猴食品工程部,以技术革新推动生产提质增效,他将设备原理与生产流程深度融合,主导研发多项实用技术:设计自动加油程序,减少人工维护频次;独创圆柱奶糖自动包装输送系统,提升包装效率30%;开发的蒸汽回收系统应用于车间,每日节电超860度;优化圆柱奶糖明胶系统后,不仅每日节省440度电,还精简2个岗位人力。2025年,他带领团队攻关的豆浆浓度在线自动控制系统,让豆干生产线产能提升20%,该技术被《河南工人日报》专题报道。针对麦丽素人工上酱效率低的问题,他研发全自动喷浆系统,实现生产线自动化升级。这些成果累计为企业节省超百万元成本,也让他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标杆。
9.张威炜,男 ,汉族,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周口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级警长。该同志从警22年来,先后参与侦办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400余起,在命案攻坚中练就过硬本领,截至2023年,周口连续9年保持现行命案全破,并侦破命案积案185起,实现了千万人口大市命案全破目标,张威炜及支队成员功不可没。类案侦办中,他用心当好数据“大管家,成功侦办一起以“中华国际慈善基金会”为招牌、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的民族资产解冻类犯罪案件,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查明涉案金额500余万元,被公安部列为2023年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四起典型案例之一。他积极应对新挑战,打好维系形象之战。在侦办部督黄某某等人涉外盗窃专案中,组织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为构建中阿国际警务协作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公安部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10.范辉,女,汉族,1973年12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太康县人民医院磁共振科主任。该同志在周口率先开展磁共振的各项新技术,如磁共振PWI、SWI、MRS、DTI等,撰写《骨外固定架技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多层螺旋CT与MRI对骨肉瘤的诊断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得周口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与完成《MRI设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研究》和《急诊影像数据库建设》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12篇,是国家级放射影像专业质控中心亚专业指标专家组成员,参与制定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创建县域医学影像质控中心。个人先后获得“周口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周口市五一巾帼标兵”等多种荣誉称号。
11.贺尉,男,汉族,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鹿邑县高级中学校教师。该同志扎根教育一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推进“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融合,3次主持参与省市县课题研究,业余发表论文近十篇,2023年高考中,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全县第一。兼任县高中数学教研员期间,每学期开展跨校听评课20余节,组织参与“名师送教活动”,两年来惠及师生1000余人次,主动帮扶青年教师,累计上示范课40余次,听评课200余节,所指导的多名青年教师成为市县名师。他主动帮助困难学生,累计疏导心理问题学生200余例,资助20余名贫困学生,所资助学生郑某某考上大学,并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
12.耿海英,女,汉族,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工会主席。该同志深耕职业教育课堂,创新构建"理论+实践+情感"三维德育模式,主持市级教改3个项目,主讲《再别康桥》荣获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针对职教高考改革,她开发“分层激励教学法”,帮助56名学困生顺利升入高职院校。坚持“以研促教”,她主持参与3项市级课题,撰写的相关论文发表于《教育》核心期刊;参编的《中职生礼仪教程》《快乐作文一点通》被多所院校选为指定教材;组建“礼仪社团”,指导学生分别获省、市文明风采三等奖和一等奖。注重转化应用,她为3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所撰写《让课堂发出笑声》等论文为情感教育提供实践范本。她创建“云端家访”,带领团队开发的数字化职教资源库,实现校课共享,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13.徐如民,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西华县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同志自参加工作38年来,长期坚持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完善建设了县、乡、村三级植保测报员和网络体系,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多年主持西华县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防控面积800多万亩,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发布病虫情报200期,举办培训班200场次,培训农业技术骨干、农民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万份,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新技术30余项,打造西华县良种繁育品牌种植面积100万亩。同时,主持承担省、部级重点项目15项,承担国家重大课题3项,主持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6个,识别和鉴定病虫草害及药害上万次,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14.程何康,男,汉族,1988年11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技术处技术员。该同志自2013年入职以来,长期扎根锅炉技术研发一线,以创新精神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他主持完成有机热载体炉等核心产品设计,奠定市场优势;2014年提出“加大蛇形管间隙技术”与“方形在线清灰技术”,有效解决生物质锅炉灰粉拥堵难题。2023年,他参与研发的贯流式蒸汽锅炉被评为河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其自主设计的比例调节燃烧器实现氮氧化物排放低于30mg/m³,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入选国家节能推荐目录。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发表学术论文,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授予河南省“创新达人”称号。其研发成果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取得9项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助力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15.温姣霞,女,汉族,1983年4月出生,群众,大专学历,河南省水天服装科技有限公司裁剪车间技术员。该同志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一种抗菌清洁功能面料》《一种透气纤维面料》《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等8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为公司增收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服装剪裁中,她练就了过硬的“服装混合排码”技能,一个裁床从原来的排2个码增加到能排4个码,利用“混合排码”程序,每件可节约布料5克,每年为公司增收近300万元以上。她主动带动490多工友取得“技术职称”,12项高新技术产品占销80%以上,成为河南省服装行业亩均税收最高的企业之一和“海澜之家”的核心供应商,个人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巾帼奖章”“周口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公示期限:2025年8月11日—8月15日
联系电话:0394--8394868(传真:0394--8360178)
电子邮箱:zkszghscb@126.com
联系地址:周口市川汇区莲花路中段市人大政协综合楼3A29房间
周口市总工会
2025年8月11日
上一个新闻:暂无
下一个新闻:关于在全市深入开
同类新闻
- 2025/8/11 周口市总工会关于河南省五一劳动奖推荐对象的公示
- 2025/7/31 我市已有多名职工成功领取互助金!
- 2025/7/30 就业直播进厂区 工会搭台“职”等你来
- 2025/7/30 情系职工战暑热,贴心举措送清凉——周口市各级工
- 2025/7/29 周口市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 2025/7/28 周口市总工会开展“炎夏递清凉 关爱暖‘新’间”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