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新闻详情
关于转发《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印发<2016-2020年河南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的通知
来源:市总工会组宣部 作者:匿名 发布:2017/1/5 修改:2017/1/5
隶属:宣传教育 点击:9751
周工字〔2016〕78号
关于转发《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印发<2016-2020年河南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直工会:
现将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印发《2016-2020年河南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转发你们,请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直工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周口市总工会
2016年12月26日
豫工文〔2016〕59号
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印发《2016-2020年河南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总工会,省各产业工会,省直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会,省总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2016-2020年河南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已经省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总工会
2016年12月6日
2016—2020年河南省工会
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打造“绝对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会干部队伍,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6—2020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3—2017年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河南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突出抓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全面履行工会职能、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为更好地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凝聚思想共识,勇于担当作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强化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性原则,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责任担当、勇于自我革新,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服务党的工运事业发展、服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坚持服务大局,突出主业主课。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着眼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聚焦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课,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注重专业化能力培养。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协调发展。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各环节各方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工作。建立健全办班归口管理审批、培训计划生成和工会干部年度学分考核机制。加强教材体系、教学大纲、师资队伍和学风建设,加强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培训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坚持从严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明确主管部门、培训机构、授课教师和工会干部的职责,按照 “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和过硬的队伍推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三)目标任务
以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提升和知识更新,广大工会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推进改革创新,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课程建设、作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体系和机制,提高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水平,实现2016—2020年将全省专兼职工会干部轮训一遍的目标。
二、重点培训内容
(一)围绕政治性这一灵魂加强学习培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把握,领悟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着重掌握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政治政策水平和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党章党规党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工运史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坚持先进性这一着力点加强学习培训
围绕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提高工会干部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组织广大工会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深入研究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强化工会专业能力培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及中国工会十六大、河南省工会十四大等会议精神,学习工会组建、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保护、财务经审、资产监管、产业工会工作等工会业务知识,学习《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以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结合工会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和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互联网+”工会工作、一网一卡工作等,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能力。
(三)立足群众性这一根本特点加强学习培训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坚持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懂得职工群众的语言和习惯,熟悉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心声。着力强化服务意识,下沉一线,了解实情,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在抓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还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帮助工会干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提高层次,进一步提升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训对象及措施
(一)县级以上工会领导班子成员
以理论武装为根本、党性教育为核心、能力提升为主线,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党的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的要求,组织实施教育培训。
1.省总工会每年举办1-2期市县工会主席培训班,对市、县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培训。
2.省总各部门、各驻会产业工会举办的业务工作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可调训各市级工会和部分县级工会分管领导同志参加培训。
3.县级以上工会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认真完成省委组织部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调训任务。在此基础上,统筹制定年度脱产培训计划,保证每名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2年至少参加1次脱产培训。
(二)县级以上工会机关干部
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领悟力、引导力、执行力、协调力为重点,按照提高工会干部做职工群众工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把工会领导机关打造成学习型、高效型、和谐型机关和真正的“职工之家”的要求,组织实施教育培训。
1.省总工会和省辖市总工会根据重点工作需要,对下级工会机关内设机构负责同志和部分业务骨干开展示范培训。
2.县级以上工会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参加上级组织调训,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举办脱产培训班、学习讲座,以及开展网络培训等形式,对本机关工会干部开展全员培训。
3.县级以上工会要加强统筹、整合资源,协同抓好机关干部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岗位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
4.县级以上工会要将机关干部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三)基层工会干部
以增强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按照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以及把工会干部锤炼成为听党话、跟党走、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的要求,组织实施教育培训。
1.省总每年组织1次大基层工会主席培训班,安排80名左右大基层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示范培训。
2.省总各部门、各驻会产业工会举办的业务工作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培训对象可延伸至部分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 (开发区、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工会干部。
3.各市级工会组织部门要制定基层工会干部培训方案并搞好示范培训。
(四)工会专业人才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为重点,着眼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专业扎实、结构合理的工会专业人才队伍,围绕工会组建、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保护、财务经审、资产监管、产业工会工作、工会企事业管理、社会管理工作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组织实施教育培训。
1.省总各部门根据工会重点工作需要和工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举办工会专业人才培训班。
2.地市级以下工会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会专业知识培训。
3.各级工会要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执业(职业)资格培训,鼓励支持工会干部获取相关证书。
4.各级工会要鼓励工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坚持业余时间在职自学,或根据工作需要参加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所在单位应在学习时间等方面给予支持。
5.各级工会要重视抓好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系统兼职、挂职干部以及中青年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由各级工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本地区本单位工作规划,及时研究教育培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政策,形成职责明确、制度健全、保障有力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规范制度的职能,确保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建立完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把工会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工会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工会干部任职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注重阵地建设
坚持功能定位,把握原则方向,加强管理,突出主业,规范工会干部学校和其他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办学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效益,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工会系统干部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持开门、开放培训理念,加强与省内外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普通高校的交流和合作,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平台,提高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提升师资素质
按照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安排专职教师参与工会重点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和挂职锻炼,不断改善专职教师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优秀基层工会干部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鼓励和支持工会领导干部为工会干部授课,实现“干部教、教干部”。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加强教学理论研究,推进教学教法改革,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管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教师严守讲坛纪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推荐优秀师资入选中央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推动工运理论政策进党校。
(四)优化教材课程
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教材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建立完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和更新机制,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不定期组织开展精品课程推荐遴选工作,推动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院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五)创新内容方式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建立请示汇报和沟通联系机制,争取党委和政府支持,将工会干部纳入同级党政干部培训范围,把工会重点培训班列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工会内外优质培训资源,把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工会院校与党政干部学院培训、省内与省外工会院校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管用有效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六)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工会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列入工会年度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原则上省总工会培训专项经费每年不低于300万元、省辖市总工会不低于30万元、县(市、区)总工会不低于5万元。
(七)不断改进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等文件精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各方面,提高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严格学员选调制度和培训工作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河南省省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注重质量、勤俭办学,确保培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总工会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抓好落实,组织人事部门每年要对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并将有关情况报省总组织部备案。省总将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开展中期和5年总结评估工作。
同类新闻
- 2023/2/13 关于命名2022周口“最美职工”的通知
- 2023/2/13 关于开展选树宣传2022年周口“最美职工”活动的通知
- 2022/10/10 关于表彰2021年周口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标兵个人的
- 2022/10/10 关于命名2021年周口“最美职工”的通知
- 2022/10/10 周口市总工会关于转发《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河南省职工学习贯彻
- 2022/10/9 中共周口市总工会党组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